10位大师级作曲家10部不朽的代表作
10位大师级作曲家10部不朽的代表作西方古典音乐来源于宗教和世俗音乐,几百年间涌现出的大师和佳作灿若晨星,这些大师的名字耳熟能详,这些作品的旋律绕梁不绝。
约翰·塞巴斯蒂安·先后用了25年来创作《B小调弥撒曲》,直到他去世前一年才告完成,他本人从未听到这部作品完整地演奏过。
一些研究的专家认为,他也并不看重《B小调弥撒曲》能够演出与否,他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全面的作曲艺术。
汇集了毕生功力的《B小调弥撒曲》被许多人视为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它也是存世不多的几部完整弥撒曲之一,需要约两个小时才能完整演奏一遍。
直到去世36年后,《B小调弥撒曲》才由他的儿子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在汉堡首次公演了一部分。
音乐神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圈粉无数,其中不乏名气不亚于他的同行,威廉·里夏德·瓦格纳就是其中之一。
瓦格纳对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评价最高,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完美的歌剧”,这部歌剧讲述的是一个西班牙四处留情,拒绝悔改,最终下了地狱的简单故事。
莫扎特1787年初到布拉格巡演,演出大获成功,于是有人邀请他把当地长盛不衰的剧目《唐璜》改编成歌剧。
莫扎特花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剧的谱曲,10月29日的首演由他亲自指挥,全剧尽显完美平衡的精髓,独奏、合奏、独唱、合唱,甚至唱词与念白之间都毫无不和谐的感觉。
比如《第九交响曲》往往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但在许多音乐行家看来,这还不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庄严弥撒》才是。
贝多芬在《庄严弥撒》中倾注了他所有的才华和宗教情感,在“光荣颂”的一张手稿边缘,他写下了“上帝高于一切”,这份信念让他把这部作品创作成叙事宏大、表现强烈的神作。
据贝多芬的朋友说,他写《庄严弥撒》那段时间,整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超凡脱俗之气,他也多次在谈话和书信中表示,这是他最伟大的作品。
弗朗茨·舒伯特的《第九交响曲》冠名“伟大”只是一个巧合,当初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它和《第六交响曲》“小巧”区分开来。
如果说同时代的伟大作曲家都是头顶作协会员头衔的正规军,舒伯特更像是个网络写手,特点是速度快产量高,但创作时经常写了一半或开个头就弃坑。
知道这一点,就不难明白演奏时长足有55分钟的《第九交响曲》,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是多么罕见的存在了,他自己都说这部作品写出了“天堂般的长度”。
在《第九交响曲》中涵盖了舒伯特所有的音乐理念和技巧,曲调抒情活泼富有动感,终曲部分还引用了贝多芬的“欢乐颂”。
弗雷德里克·肖邦一生写了27首钢琴练习曲,分为“作品10号”和“作品25号”各12首,外加3首“新练习曲”。
这些练习曲的来历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据说是有些同时代的钢琴家向肖邦抱怨说,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弹奏技巧,但是在弹他的作品时,有些段落还是很难弹好。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成为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的练习曲对后来学习钢琴的人就是《圣经》般的存在。
罗伯特·舒曼的《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精美的室内乐,只有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以及莫扎特和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部分作品能与之相媲美。
弗朗茨·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不光是迄今为止难度最高的钢琴曲目,甚至可以说它是任何乐器中难度最高的曲目之一。
《诸神的黄昏》是常见歌剧中最长的一部,把幕间休息时间计算在内的线个小时,而大多数歌剧的时长都是3个小时左右。
音乐爱好者对哪首《安魂曲》最好的争论,不亚于篮球迷对有史以来最好球星的争论,虽然争得很激烈,但大体跑不出一个很小的范围。
这部《安魂曲》中的“震怒之日”部分是全曲最著名的部分,描写上帝在世界末日的愤怒,威尔第的妻子曾表示他在写这部分时性情都变得多变易怒了。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也许是所有热门钢琴协奏曲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意大利作曲家费鲁乔·布索尼后来写过一部规模更大的,但很少有乐团演出。
1881年11月9日,勃拉姆斯亲自弹奏钢琴,与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合作首演了《第二钢琴协奏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那以后全世界主要的交响乐团几乎都演奏过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