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世界扬琴家族历史彰显海派民乐多元风采
探寻世界扬琴家族历史彰显海派民乐多元风采来自世界三大扬琴体系的中国扬琴、匈牙利辛巴龙和伊朗桑图尔,虽形态各异,但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12月1日,一场名为《相遇》的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特邀匈牙利辛巴龙演奏家尤利安·奇克与上海民族乐团扬琴声部首席曹蕴等扬琴演奏家同台,探寻扬琴家族同宗同源而各有生成的发展历史,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相遇江南体育-JN SPORTS。
这是中国扬琴与辛巴龙第一次在上海合作开展的国际流演出,也是我们乐团首次推出以扬琴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告诉记者,《相遇》音乐会集中性展示乐团扬琴声部深厚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彰显海派扬琴多元包容的当代风采。
在昨晚的音乐会中,不仅有经典的中国扬琴曲目,还呈现了多部近年来的新创作品。曹蕴带来的独奏《落花·夜》巧妙利用扬琴自身长延音的特点,悠扬的旋律表现落花的动与夜的静。
上海民族乐团扬琴演奏家于晓娜和高晶共同演绎《云烟》,诉说成长过程中的豁达与洒脱。扬琴三重奏《风》结合拉丁美洲的节奏律动,展现华丽的指法技巧,散发古老扬琴的时尚气息。《平湖秋月》作为脍炙人口的广东名曲,以优美舒缓的旋律,描写杭州西湖胜景之一平湖秋月清辉下平和静谧的夜景,展现中国扬琴的文化底蕴。
辛巴龙作为世界扬琴大家族中欧洲扬琴体系的代表,是东欧匈牙利的传统民族乐器。尤利安·奇克出生于辛巴龙音乐世家,深耕匈牙利古典乐坛,是匈牙利三大著名古典音乐节的常客。音乐会现场,他带来辛巴龙独奏《匈牙利狂想曲No.2》,作品取材当地民歌音调,奔放的旋律,富有浓烈的民族色彩。这首经典曲目原以钢琴曲被大家熟知,但其实最初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专门为辛巴龙所作。
爵士三重奏《星光下的Stella》《野蜂飞舞》,由尤利安·奇克携手乐团低音提琴声部首席陆斌和打击乐演奏家杨阳同台合作完成,充满想象力与感染力。
桑图尔琴也在这场音乐会上绽放光彩。作为公元前3000年前流传于两河流域的击弦乐器,桑图尔琴可谓是扬琴家族的鼻祖,余音袅袅,极具风情。曹蕴带来当代作品《秋》,这也是该曲在亚洲地区的首演。桑图尔琴奏响唯美的主题旋律,配合伊朗传统音乐多变的节奏,传递思乡之情。
昨晚,曹蕴还带领乐团扬琴声部,与尤利安·奇克对中外经典作品和当代新创曲目进行合作演绎。《罗马尼亚舞曲Sz.56》由六首个性鲜明、色彩纷呈的舞曲构成,或舒缓或欢快,或轻盈或稳实,好似六幅微型的罗马尼亚民间风俗画,简练质朴。《查尔达什》是基于匈牙利人及吉普赛人民俗舞蹈查尔达什所写成的狂想曲,缠绕回旋的曲调,将两件同源乐器的演奏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辛巴龙与扬琴四重奏《润雨》,琴音犹如大自然之润雨,点点线线从天空中优雅翩翩地落在大地,滋润着万物,也滋润着每一位倾听者的心。
音乐真的没有国界,我们的呼吸、眼神、灵感,都能够通过琴音自然而然地契合在一起。曹蕴说,艺术家们远隔重洋相会,不同民族的古老乐器在这里汇聚,是一场特别奇妙的相遇。
这次与上海民族乐团的合作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体验,舞台上我们也有很多即兴的音乐语汇,创排中灵感的迸发让彼此都觉得神奇与感动。尤利安·奇克说,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我们手中的乐器同根同源,发挥各自民族的艺术特色,又在融合中创新,希望从不同维度为观众们展现世界扬琴音乐的多元异彩。